百科问答网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问答

问答

祸起萧墙是什么典故

2024-11-25 来源:互联网转载

祸起萧墙是什么意思?祸起萧墙的出处是哪里?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。

祸起萧墙释义

祸起萧墙,指祸乱发生在家里;比喻内部发生祸乱;也比喻身边的人带来灾祸。出自《论语·季氏》.在中国古代官府的内宅,进门一般有面影壁墙,这面墙就是常说的"萧墙","祸起萧墙"就是指祸乱产生于家中,比喻灾祸、变乱皆由内部原因所致。萧墙的正面都冠冕堂皇地写着"福"字,或者绘有山水松鹤的吉祥图案。但在背面却绘有一只面目狰狞、张牙舞爪、形似麒麟一样的怪兽,它就是传说中的"犭贪"(音:贪),"犭贪"腾云驾雾,大嘴张开,把八仙的宝物都吞进去,还要贪得无厌地追逐月亮、太阳,最后只能被太阳活活烧死。面向内宅的犭贪就是家人奴仆们的反面教材,告诫他们要时刻节制贪欲,避免祸起萧墙的悲剧。

小编推荐:骆驼祥子的读后感400字三篇

祸起萧墙出处

原文:《季氏将伐颛臾》

季氏将伐颛(zhuān)臾。冉有、季路(两人是孔子的弟子,也是季氏的臣子)见于孔子,曰:"季氏将有事于颛臾。"孔子曰:"求!无乃尔是过与?夫颛臾,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,且在邦域之中矣,是社稷之臣也。何以伐为?"冉有曰:"夫子欲之,吾二臣者皆不欲也。"孔子曰:"求!周任有言曰:'陈力就列,不能者止。'危而不持,颠而不扶,则将焉用彼相矣?且尔言过矣。虎兕出于柙,龟玉毁于椟中,是谁之过与?" 冉有曰:"今夫颛臾,固而近于费。今不取,后世必为子孙忧。"孔子曰:"求!君子疾夫舍曰'欲之'而必为之辞。丘也闻:有国有家者,不患寡而患不均,不患贫而患不安。盖均无贫,和无寡,安无倾。夫如是,故远人不服,则修文德以来之,既来之,则安之。今由与求也相夫子,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,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,而谋动干戈于邦内。吾恐季孙之忧,不在颛臾,而在萧墙之内也。"

祸起萧墙译文

典出《论语季氏》:吾恐季孙之忧,不在颛臾,而在萧墙之内也。春秋时期,冉有和子路都是孔子的学生,他们为鲁国的执政者季氏当家臣。有一次,季氏想要攻打弱小的邻国颛臾。冉有、子路两人就来找到孔子,想听一听他的看法。

孔子听了这件事以后,就严厉地批评他们说:“鲁国的国君曾经任命颛臾的国君主持东蒙山的祭祀,而现在,季氏为什么要去攻打他呢?”冉有回答说:“这件事是季氏想要做的,我们两人只是臣子,也没有办法呀。”孔子说:“你的话错了,老虎犀牛从笼子里逃了出来,龟壳美玉在盒子里毁坏了,这应责备谁呢?”

冉有说:“颛臾这个小国,城墙坚固,而且离鲁国很近。现在不把它占领,日后一定会给子孙留下祸害。”孔子说:“依我看,季氏最大的隐患不再颛臾那里,却在萧墙的里面,在季氏兄弟之间呀。”不久,季氏兄弟之间果然发生了内乱。

“萧墙”是指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,后人就用“祸起萧墙”来比喻内乱。清末蔡东藩在《民国演义》中用到:“不照这么办法,恐祸起萧墙,势且波及全国,总统不如通权达变,暂歇风潮为是。”

后来,人们用这一典故表示内部祸乱之意,《后汉书》中就引用了这一典故:"此皆衅发萧墙,而祸延四海也。"

上一篇:小孩学高尔夫最佳年龄
下一篇:珠的部首和结构